实验室里的危险化学试剂太多了,为了科研我们却不得不常常接触他们。今天,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实验室里常见的危险化学试剂,并告诉大家简单的防护方法。为了自己的健康,一定要认真对待哦!
一、易爆物质
硝酸银:强氧化剂,与其他物质接触会发生爆炸,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。操作应戴好手套和护目镜,在通风橱内进行。
金属钠、钾:遇水发生反应,着火,易爆炸。应单独存放在安全处,室内温度不要太高。
三硝基甲苯(TNT):受热能引起爆炸,中等毒性。工作时穿紧袖工作服,工后彻底洗手并淋浴。可用含10%亚硫酸钾肥皂清洗。亚硫酸钾遇三硝基甲苯成红色,如能将红色洗净,表示皮肤污染已清除。也可用浸于9∶1的酒精氢氧化钠溶液的棉球擦手,洗净者不出现黄色。
硝化甘油:一种黄色的油状透明液体,可因震动而爆炸,属化学危险品。储存注意事项: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房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库温不宜超过30℃。保持容器密封。应与氧化剂、活性金属粉末、酸类、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采用防爆型照明、通风设施。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。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。禁止震动、撞击和摩擦。
硝化纤维:遇到火星、高温、氧化剂以及大多数有机胺(对苯二甲胺等)会发生燃烧和爆炸。如温度超过40℃时它能分解自燃。用玻璃瓶包装,储存于阴凉、通风库房内,仓间温度不宜过30℃,远离火种及热源。与有机胺,氧化剂隔离储运。
苦味酸:受热,接触明火、高热或受到摩擦震动、撞击时可发生爆炸。操作时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。
硝基铵:受热、接触明火、或受到摩擦、震动、撞击时可发生爆炸。着火后会转为爆轰。泄漏应急处理:切断火源,穿消防防护服,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。避免震动、撞击和摩擦。
叠氮化物:多具有高度爆炸性,或加热易爆炸。此外叠氮化物为神经毒物,各种实验请小心。接触时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,穿好防护服。
雷酸盐(如雷汞):包含雷酸根离子的化合物。雷酸盐多是对摩擦敏感的炸药,遇热或撞击均易发生爆炸。接触时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,穿好防护服,尽量减少摩擦,保持室内较低的温度。
乙炔银:受热、震动、撞击、摩擦,相当敏感,极易分解发生爆炸。储存于郊外专业仓库内,仓内要求阴凉通风。远离火种,热源。仓温不宜超过30℃。防止阳光直射。避免光照。应与氧化剂,易燃、可燃物,硫、磷、起爆器材等分开存放。切忌混储混运。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。轻装轻卸。禁止震动、撞击和摩擦。
二、易燃物质
黄磷:易燃,在34℃即自行燃烧。操作时应穿戴劳保,环境应通风,备有盛满清水池,黄磷燃烧时应立即用清水扑灭,防止溅散;烧伤皮肤时,立即浸入清水中,先用2%碳酸氢钠溶液浸泡,再用1—2%CuSO4溶液冲洗烧伤处,经现场应急处理后,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治疗;口服黄磷中毒时立即用0.2%硫酸铜洗胃,同时禁忌脂肪食物和牛奶。
白磷:一种易自燃的物质,其着火点为40℃,但因摩擦或缓慢氧化而产生的热量有可能使局部温度达到40℃而燃烧。有剧毒。禁忌物:强氧化剂、酸类、卤素、硫、氯酸盐等,避免接触空气。存储条件:小开口钢桶(黄磷顶面须用厚度为15厘米以上的水层覆盖);装入盛水的玻璃瓶、塑料瓶或金属容器(用塑料瓶时必须再装入金属容器内)。物品必须完全浸没在水中。
硝酸纤维素:纤维素与硝酸酯化反应的产物,在阳光下易变色,且极易燃烧。保存:装入高密度聚乙烯瓶,外部套上黑色塑料袋,干燥,阴凉保存,也可放入冰箱冷藏室。
三甲基锑:在常温压力下为具有大蒜臭味的无色透明有毒液体。在空气中迅速氧化,有时能着火爆炸。能与氧、硫、卤素迅速化合,不与水、二氧化碳反应。在水中密封保存。
丙酮、乙醚、苯、甲苯、乙醇、甲醇、乙酸乙酯、乙醛、氯乙烷、二硫化碳、吡啶、汽油、柴油、煤油、松节油等有机溶剂:易燃液体,要密封(如盖紧瓶塞)防止倾倒和外溢,存放在阴凉通风的专用橱中,要远离火种(包括易产生火花的器物)和氧化剂。
硝化棉、萘、樟脑、硫黄、红磷、镁粉、锌粉、铝粉、乙醇钠、己二酸、二硝基苯酚、α-萘酚、β-萘酚:易燃固体,贮存在干燥、阴凉、通风良好并有排风、隔热、防水设施的库房中,不得与氧化剂混存。
资讯来源:扬州化学试剂 生产商 扬州领航化工有限公司